继休闲正装产业迅猛发展之后,户外休闲产业又呈井喷态势,成为内销市场的新兴增长点。而在皮革原材料上涨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规避成本带来的压力?昨日,在一场户外秋冬新品发布会上,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苏超英(以下简称“苏”)欣然接受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专访。本报记者陈云青
目标群体
以大众客户为突破口
记:从整个行业大环境来看,泉州鞋服产业进军户外休闲产业正当其时,请谈谈与广东、浙江一带相比,泉州应以何种优势作为发展突破口?
苏: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户外品牌,不是偏向专业性,就是偏重休闲两个极端,综合类户外服饰在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不得不说,广东、浙江的户外休闲产业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是温州的户外休闲产品已成为当地一个较为健全的产业集群,产品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户外服装、背包、露营器材,拓展到运动器械、户外休闲用品及设备等。
相对这两个地区而言,泉州在户外休闲产业上可针对大众客户群,从拥有价位优势上的休闲正装进行突破,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开发户外夹克、多功能裤、防雨器材等全天候全领域的户外休闲系列品牌。
市场前景
国内容量5年达100亿元
记:国内市场需求加大,加上皮革原材料压力不断上涨,户外休闲品会否取代休闲正装品成为国内市场的消费焦点?
苏:不能说完全取代,只能说这个市场份额在国内正逐步扩大,皮革价格上涨是今年年底前一个难以改变的趋势,这也将促使一些用革量较大的正装企业分流一部分生产力转向户外产品生产。
这几年,户外休闲品已逐渐成为国内一种新的着装方式。2008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年产值达35亿元,户外用品总零售额实现53%的增长,预计未来5年,我国户外市场容量将突破100亿元。
从国内需求这点来看,泉州企业进军户外休闲产品,毫无疑问将有效提升订单数量和利润空间。
战略战术
主战国内样板市场
记:泉州转型生产户外产品的企业应如何布局市场?
苏:产业布局应该以国内市场为主。据我了解,现在国内较为畅销的休闲产品多数来自国外,这也预示着国内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企业应专门成立品牌运营中心,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全盘操作,对市场做充分调研分析后,建设5—10个样板市场,配合建设上百个终端网点逐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