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厚街镇看起来繁华依旧。忙碌的工人们依然在流水线上辛勤地操作着。而实际上,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制鞋基地此时暗流汹涌。
劳动力成本年均约15%增长,皮料自去年来也涨了10%~20%,人民币自汇改至今升值幅度累计已超过26%。此外,每周停电两天,一些工厂发电一天就要花上5万元左右。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越来越多鞋企挣扎在盈亏临界线上。
森威鞋厂总经理杨永清是1996年从台湾到东莞,十几年间利润逐渐被“削薄”。3年前,一双皮鞋上可赚1美元左右,现在只剩下20美分(约1.3元人民币)左右,而一双鞋子成本就要投入120元人民币左右,利润率大约只有1%,一不留神还可能亏损。
比杨永清早进东莞制鞋业的港商贝友平,心里落差则更大。“1987年到东莞开厂时,一个工人月薪只要100多元,出口一双4美元的女鞋,可赚2美元左右。而今天简直是在熬日子,一双鞋出口价是二三十美元,但厂里平均月薪是2800元,经理级月薪是1.6万元,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连1%的利润率都难。”
东莞华宏鞋业董事长郭小平近日被客户的一封电子邮件弄得哭笑不得。西班牙某品牌负责人在最近发来的邮件中写道:“去年给我们的报价是15.10~22.30美元,而今年的是18.90~31.40美元。但欧洲经济却没有好转,甚至可以说更糟糕了。我明白中国各方面价格都在上涨,但假如给好一点价格的话,我们在市场的竞争力就会上升,订单量就能增加。其中有一款鞋,假如没有珠子等装饰,价格应会降低不少,请把去掉饰扣的价格告诉我。”
目前,中国制鞋占世界六七成,年产鞋130亿双,其中出口近100亿双。以外向型为主的东莞制鞋格局,正经历一场裂变:一些鞋企往越南、印度、孟加拉等亚洲国家外移。巴西国际贸易商派诺蒙已把东莞等地一半业务转移到四川、青岛,还在重庆投建了制鞋生产线。
商务部时评专家周世俭称,“世界产业转移不会停止,世界制鞋格局正由高度集中在中国逐渐向东南亚等地区分流。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