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制鞋和皮革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从业人员数千万。在全世界年需求量150亿双鞋的市场份额中,“中国制造”超过100亿双。但近几年来,一枝独秀的中国制鞋业产生裂变,国际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及劳动力资源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资源昂贵等诸多因素威胁着我国制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新兴经济体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其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等优势迅速发展制鞋业,“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快速下滑。
更为令人忧虑的是,由于长期埋头oem,我国大部分制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意识弱,设计研发能力不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这几年很多制鞋企业或亏损或倒闭。
“单凭制鞋企业的一已之力,根本无法扭转这样的产业格局和市场环境变化”。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东莞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多次在公开场合阐述如此观点,他强调:“必须借助第三产业的力量和优势,承托和配合第二产业,扭转制鞋行业的被动局面,加速中国制鞋业向做强转变,确保中国制鞋业第一大国的地位”。
这几年,张华荣在运筹一种新的产业模式,他决定在行业里,让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科学、有机地融合,使中国制鞋企业获得合力,摆脱困境,加快发展。
张华荣将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定义为2.5产业模式,他要在世界鞋都东莞建设一个世界鞋业总部基地,他曾将这个计划告诉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获得总理赞许。2010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建设这个总部基地,并指示“要依托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这个平台构建现代鞋业制造业服务体系,加速鞋企转入专业化、标准化、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华、品牌化和总部化发展轨道,推动制鞋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