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隐性成本的成因及控制策略


标签:
【中国鞋网-财务管理】一、隐性成本的概念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
      隐性成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潜移性的隐性成本,即企业甲将本来应该属于自己企业的费用成本以隐蔽的方式转移给企业乙或者让社会来承担,自己就承担其中的一小部分或者根本不承担。第二类是迁延性的隐性成本,即有些企业为了彰显即时的绩效或者是为了维持企业的存续时间而将已经发生的成本隐瞒起来、一直累积下去。第三类是结构性失真成本,例如将送礼的花费以劳务费的名义做帐、将内部控制人的各种高档随身设备按照生产设备做帐等等,掩盖了企业总成本费用构成的真实性。
      二、企业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
      制度方面的原因。显性制度体系与隐性制度体系的同时并存,使得企业在二者之间的选择和平衡过程显得更加复杂,同时由于显性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和隐性制度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在遵循相互矛盾的各种制度的过程中常常显得束手无策,选择制度和适应制度的成本明显增大。遇到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时,往往一方面按照显性制度要求走程序;另一方面按照隐性制度要求走门子。同时面临两难选择和双重压力:走程序面临的是执法不严、个别工作人员卡脖子的压力;而走门子则面临着违反显性制度和选择的不确定性的风险。
      人力资源方面的原因。用人不当会使一部分职工心态不平衡,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下降,生产效率低下。另外,虽然影响职工工资收入高低的因素很多,但一些单位在分配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理、或因考核的随意性导致的职工情绪波动等产生的隐性成本也会影响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终会增加企业整体的显性成本。另外,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文山会海、对事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也是企业隐性成本产生的重要原因。
      道德方面的原因。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使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共产”型道德土崩瓦解,失去了其原有的规范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型道德,贪图享乐、追名逐利成为社会时尚。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出现了信仰危机、信用危机、信任危机。人们千方百计追逐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将仁义道德、天地良心置之脑后,人们将自己行为规范下降到了“可以违法、不要犯罪”的底线,许多政策、法令、制度失去了规范作用。这是经济活动中隐性成本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以“利人利己”为基本标准的道德规范体系,防止“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隐性成本的严重危害
      掩盖了经济数据的真实性。隐性成本掩盖了经济活动参数的真实性,扭曲了
      一些经济参数,使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观察有可能偏离实事求是的轨道,因此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和不良后果。
      降低了人们对管理层的信任程度。对隐性成本所造成的成本管理的混乱和无序状态的治理,是管理当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对“吃喝嫖赌全报销”的现象就会出现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使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
      导致企业“猝死”现象的增多。企业的生死兴衰,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是实践中许多企业都是迅速壮大、效益连年翻番,不久后又何以在一夜之间变成负债累累、大量亏损的空壳呢?这种特有的经济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隐性成本的存在。隐性成本――这个隐藏于财务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的怪物,其产生、隐匿和爆发的过程,就是一些企业“疯长―猝死”的历史。
      四、企业对隐性成本的控制策略
      一般来说,很好地解决了隐性成本的问题,企业的大厦就不会倾塌于一瞬之间。再能够通过不断的改革调整,逐步把企业总体成本控制在一个很好的范围,企业将会健康成长,甚至可以长远健康地存活下去。
      完善企业制度,明确相关责任。要从根本上预防隐性成本问题,就必须修复导致隐性成本大量存在的有严重缺陷的制度系统,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建成完全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积极推行项目建设终身负责制。项目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要对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市场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但绝不是不可认识和把握的。对于盲目上项目造成的损失不能简单地以市场状况发生了变化来推脱责任。要用制度约束投资建设行为,增强责任意识。让有意制造隐性成本的当事人承担相当甚至更大的成本。推行长期成本管理责任制,对有意识地制造隐性成本,转移国家资产的腐败现象要加以严惩,让造成隐性成本损失的当事人承担与损失额相当甚至更大的成本。只有让渎职者付出比其渎职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更大的成本,才能够制止其渎职行为的产生。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减少用非所学、学非所用造成的教育成本浪费;专业结构搭配不合理造成的效率损失;人才层次搭配不合理造成的高才低就浪费、低才高就损失;因人设事导致的隐性失业;避免员工激励失当造成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受挫;重视企业"知识流"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共享,确保知识资本的不断增值及最大效率发挥;建立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加速企业员工能力提升,培育更多具有未来知识竞争的高素质人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员工关系。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经济主体的决策水平是影响隐性成本的直接因素。目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项目论证中千方百计地说项目有多好,效益有多高,哪怕请客送礼也要让项目的预计效益处在高水平。可是粗放的项目论证,盲目的项目建设,为今后的亏损埋下了祸根。这既有审批制下的项目决策习惯的影响,又有决策者素质不高、决策水平低下的影响。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是预防隐性成本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对企业隐性成本的分析,使一些隐性成本被人们所认识,从而采取措施来减少相应的隐性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本文共有 0 篇评论 | 打印文章 | 关闭页面 |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批发市场大全版权所有 ©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00845号